首页 - 综合信息 - 综合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大讲堂劳模讲座
时间:2025-05-16 来源:综合保障部

5月14日下午,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新时代劳动教育大讲堂劳模讲座第一讲在中国人民大学八百人大教室开展。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薛荣受邀为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代表讲课。中国人民大学综合保障党委书记、综合保障部副部长李向前主持。中共党史党建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商学院、心理学系、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近400名师生代表参加。

讲座开始前,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易与薛荣会面,双方就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劳动教育等主题进行亲切交谈。

主题讲座环节,薛荣分享了她从一名下岗女工到民营企业家、从九次创业失败到带领万人团队奔赴抗疫一线的奋斗故事。她回顾了1994年带领16名下岗姐妹创办圆方美洁公司,从清洁厕所、擦抽油烟机等基础工作做起,最终将公司发展成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服务集团。她鼓励学生勇担时代责任,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实干中练就本领,在奋斗中成就自我。

李向前强调,各位同学要认真领会劳模精神,向“先锋”人物靠拢,成为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逐步养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和“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实践观,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先锋栋梁。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教育实践课建设项目(一期)正式启动。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21年,我国修订《教育法》,正式将“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写入《教育法》。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工作,将今年5月作为“劳动教育月”,集中开展“劳模进课堂”、劳动教育实践项目、端午节劳动实践活动、主题宣传等多项活动。其中,劳动教育实践课建设项目(一期)包含15门课程,既是推动高质量实践课程体系的第一步,更是深化“五育并举”育人成效的重要举措。

下一步,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将继续坚持“扎根人民,劳育先锋”的育人理念,锚定构建具有人大特色的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着力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厚植勤俭、奋斗、奉献、求是的劳动精神品格,培养一批具有卓越劳动素养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